News and information
2020.05.08来源: 广东安防协会编辑:媒体部
近日,牦牛为珠穆朗玛峰(以下简称“珠峰”)5G基站驮运通信设备的视频被热转。而这正是中方在珠峰建设5G基站的一个缩影。4月27日,华为与运营商在海拔5200米的珠峰大本营用5G技术成功进行实时景观慢直播。据悉,全球海拔最高的5G基站——珠穆朗玛峰6500米基站也即将开通,届时5G信号将覆盖珠峰峰顶。为什么要在如此高的海拔建设5G基站?这其中又面临哪些困难?
此次“5G上珠峰”专项行动计划在海拔5300米珠峰大本营、5800米过渡营地、6500米前进营地,通过SA+NSA组网的形式建设5个中国移动5G基站,同时,提供千兆宽带和专线接入。目前,华为与中国移动已完成5300米珠峰大本营、5800米过渡营地的3个5G基站开通工作。华为方面透露,目前在5800米过渡营地,5G网络下行速率可达到1.5Gbps,上行速率达180Mbps。
冲刺6500米的工程建设有哪些难点?华为珠峰项目技术团队负责人王波表示:
首先是人员安全问题。项目的技术工程师绝大部分都是内地人,长期生活在低海拔地区,到高海拔的地区生活工作,如果身体素质不行就容易肺水肿和脑水肿,会危及生命。
其次是物资运输问题。车辆运输的物资只能到5200米,再往上都只能通过人背和当地藏民的牦牛来运,而且费用也非常贵,市面价是1公里1公斤40块钱,运输的很多设备比如光纤、发电机都非常重。
此外,发电问题在海拔如此高的地区也成了技术难点。珠峰全年都会下雪,如果采用太阳能板,雪很容易把太阳能板覆盖。使用发电机工作,由于含氧量很低,导致发电机输出效率非常低,大概只有低海拔地区的20%,所以要用4到5倍的发电机来维持一套设备的运转。
中国移动员工在海拔6500米处建设基站
为登山、科考提供通信支撑
既然困难重重,为什么还要在看起来远离我们日常生活的珠峰投入大量人力、物力修建5G基站呢?
在华为工作了15年的王波认为,5G上珠峰不能只看经济价值,还应看到社会价值,“上世纪60年代中国人第一次登上珠峰,现在大家怎么看呢?中国的5G技术登上珠峰,也能让大家有一种自豪感。”
对此,有媒体引述华为创始人任正非的回应:“珠峰上没有多少钱,也赚不到什么钱,但可能挽救登山者的性命。”高原上的一条条网线,关键时刻会成为“生命线”。
中国通信专家项立刚29日对《环球时报》记者表示,每年夏季,到访珠峰的人达到数万人,对于那些想进一步登顶的登山队员来说,精确获悉同伴的位置非常重要,“比如你我两人仅仅相距50米,但找不到对方了,这在登顶过程中非常危险。”
项立刚告诉记者,以前队员之间进行信息沟通有时会借助卫星电话,但卫星电话非常贵,如果5G信号覆盖珠峰,通信成本能大大降低,“如果你是一个登山运动员,你登上去后是不是想直播一下?是不是想和家里人通个话?”项立刚说,这些事情以前做不到,现在对每一个登山人来说都非常有价值。项立刚表示,对气候、环境监测等科研活动来讲,5G信号的覆盖也意义非凡,“如果有摄像头或环境监测的多种仪器放在上面,用最快的速度来获取最新鲜的信息,就可以快速获得实地数据。”他认为,在珠峰的5G建设,也给在其他极端环境地区的通信和科考提供了可借鉴的经验。
在世界上海拔最高的山峰——珠穆朗玛峰实现5G覆盖,充分展现了中国运营商的实力,同时也展示了我国在不断在加速5G建设步伐。3月份,工信部提出将加快推进5G网络建设进度,预计年底全国5G基站数超过60万个,实现地级市室外连续覆盖、县城及乡镇有重点覆盖、重点场景室内覆盖。3月24日,工信部印发《关于推动5G加快发展的通知》,《通知》从加快5G网络建设部署、丰富5G技术应用场景、持续加大5G技术研发力度、着力构建5G安全保障体系等几方面,阐述了推动5G加快发展的具体部署。各省市积极响应,相应出台5G发展规划政策。
►云南2022年县城及重点乡镇5G网络连续覆盖
据云南省发改委消息,云南省将通过实施智慧旅游、智慧政务等19项5G应用场景试点重点工程,加快壮大5G产业,助推“数字云南”建设,2022年实现县城及重点乡镇5G网络连续覆盖。
云南省发改委近日印发《云南省5G产业发展实施方案》,提出稳步推进5G网络建设、加快5G技术融合应用、大力推动5G产业发展、构建5G网络安全体系等四个方面的重点任务。
方案明确,云南省将稳步推进5G网络建设,率先在昆明市、大理州、丽江市、西双版纳州等地开展5G网络建设,加快推进中心城区、机场、会展中心、高速公路服务区、重点旅游景区等实现连续覆盖。推动在中国(云南)自由贸易试验区,特色小镇,瑞丽、河口、磨憨等边境口岸,以及各类行业领域实现5G网络连续覆盖。2022年,实现县城及重点乡镇5G网络连续覆盖。
►江西三年内将建4万个5G基站
江西省日前出台《数字经济发展三年行动计划(2020—2022年)》,提出把数字经济发展作为加快全省新动能培育的“一号工程”,加快构建全省数字经济生态体系,促进经济、政府、社会各领域数字化转型。预计到2022年,全省数字经济增加值年均增速26%以上,达到1.5万亿元以上,建成4万个5G基站,打造全国数字经济发展新高地。
江西将以数字产业化与产业数字化为主线,以数字化应用为牵引,以制度供给创新为保障,加快构建全省数字经济生态体系。通过3年的努力,全省数字经济发展水平明显提高,“物联江西”“智联江西”加快建设,部分领域走在全国前列。到2022年,力争成为全国移动物联网示范应用的标杆区、全国产业数字化转型的先行区、全国数字终端制造的集聚区、全国数字化治理应用的示范区、世界级虚拟现实(VR)中心。
►上海临港新片区规划5年内实现5G全覆盖
4月21日,上海市通信管理局临港新片区办事处20日正式揭牌运行。同时,《临港新片区通信基础设施专项规划(2020—2025)》发布。规划紧密围绕临港新片区发展战略和功能定位,提出要建设“两个枢纽”:亚太信息通信枢纽港、长三角新型基础设施区域连接枢纽。主要目标为实现各类新技术和新应用的通信基础设施再部署,全面构建5G时代数字经济的发展底座,赋能各领域数字化转型。
据了解,规划共设有两个阶段。一是基础构建阶段(2020—2022年),部署通信网核心节点,全面优化无线通信网络等。二是优化升级阶段(2023—2025年),实现5G网络全域覆盖,5G+工业互联网内网应用普及等。
►安徽专项政策助力5G发展
安徽省政府近日印发《支持5G发展若干政策》,加快提升安徽省5G网络基础设施水平,深化5G在经济社会各领域的应用,培育壮大5G战略性新兴产业。
政策主要包括夯实网络基础、培育产业生态、促进行业应用、优化发展环境四个方面共十类政策措施。在供给侧方面,通过统筹基础布局、强化网络保障来加快网络建设;通过鼓励技术创新、服务平台创建、产业发展和生态构建等政策来推动安徽省的5G相关产业发展。在需求侧方面,通过支持和鼓励5G应用示范园区建设,支持以工业互联网、智能制造、车联网、能源互联网和超高清视频产业为重点的5G产业应用,支持在医疗、教育、养老、文旅、安防等领域的行业应用。同时在保障端,为5G发展营造良好环境提出一系列具体措施。
根据计划,到今年年底,安徽省计划建成5G基站达1.5万个以上。5G网络将实现16个地市市区的基本连续覆盖、所有县城的核心区域覆盖,同时完成对黄山、九华山、天柱山等重点景区的覆盖。
►辽宁省印发加快5G通信网络投资建设方案
近日,辽宁省政府印发《辽宁省加快5G通信网络投资建设工作方案》,旨在加快推进全省5G网络投资建设和应用推广,充分发挥5G新型基础设施的规模效应和带动作用,推动辽宁经济高质量发展。方案提出,2020年5G通信网络建设工作目标是,全省建设开通5G基站2万个以上,完成投资110亿元以上,实现14个市5G网络覆盖;加快推进全省各行业5G应用示范,推动100个“5G+工业互联网”示范工厂和示范园区建设。
方案指出,要落实各项保障措施,建立完善协调统筹的工作机制,成立促进5G通信网络投资建设工作领导小组,协调解决通信网络建设中的重大事项。要加强督查考核,各级政府要将5G网络建设纳入2020年“重强抓”专项行动考核体系,高度重视、加强督办,加大组织协调力度,确保按期完成目标任务。
2020年,中国或成为全球最大的5G市场
去年是中国5G商用元年。全国各省将5G列为2019年重点发展任务,并相继出台5G发展规划。自2019年6月6日工业和信息化部正式颁发5G商用牌照以来,各大运营商正紧锣密鼓的布局5G,随后陆续推出5G手机套餐,开始正式商用。5G技术将融合云计算、大数据、人工智能、物联网等新一代信息技术,实现万物互联并全面赋能数字经济发展。
2019-2020年全国各省市5G产业发展政策如下:
资料来源:中商产业研究院整理
加快5G市场布局,扩大商业规模。根据相关预测,2030年5G间接拉动的GDP将达到3.6万亿元。按照产业间的关联关系测算,2020年,5G间接拉动GDP增长将超过4190亿元;2025年,间接拉动的GDP将达到2.1万亿元;2030年,5G间接拉动的GDP将增长到3.6万亿元。十年间,5G间接拉动GDP的年均复合增长率将达到24%。到2020年,中国或成为全球最大5G市场。